與DSP(數(shù)字信號處理)調整音頻相關的參數(shù)較多,涵蓋信號處理的多個維度,以下是主要參數(shù)分類及具體內(nèi)容:
一、基礎音量與增益控制
1-輸入增益(Input Gain):調節(jié)輸入信號的幅度,避免過載或信號過弱。
2-輸出增益(Output Gain):調整經(jīng)過DSP處理后的信號輸出幅度,匹配后端設備(如功放)。
3-音量(Volume):整體信號的響度控制,部分場景下與輸出增益功能類似。
二、頻率均衡(EQ)參數(shù)
4-中心頻率(Center Frequency):EQ調節(jié)的目5-標頻率點(如100Hz、1kHz),針對特定頻段進行增強或衰減。
6-增益(Gain):對中心頻率及附近頻段的信號幅度進行提升(+dB)或衰減(-dB)。
7-帶寬/Q值(Bandwidth/Q):控制EQ調節(jié)影響的頻率范圍,Q值越高,影響范圍越窄(精準調節(jié));Q值越低,范圍越寬(大范圍調整)。
8-濾波器類型(Filter Type):
9-高通濾波器(HPF):濾除低于設定頻率的信號(如切除低頻噪聲)。
10-低通濾波器(LPF):濾除高于設定頻率的信號(如限制高頻失真)。
11-帶通濾波器(BPF):僅保留特定頻段的信號。
12-帶阻濾波器(BEF/ notch):衰減特定頻段的信號(如消除嘯叫頻率)。
13-參量EQ(Parametric EQ):可獨立調節(jié)中心頻率、增益、Q值的靈活濾波器。
14-圖示EQ(Graphic EQ):固定頻率點的滑塊式調節(jié),直觀但靈活性較低。
三、動態(tài)處理參數(shù)
15-壓縮器(Compressor)參數(shù):
16.閾值(Threshold):信號超過此電平后開始1壓縮(如-10dBFS)。
17+比率(Ratio):輸入信號超過閾值時的壓縮比例(如4:1,輸入超閾值4dB,輸出僅超1dB)。
18-attack時間(Attack Time):信號超過閾值后,壓縮器開始工作的響應時間(如10ms)。
19-釋放時間(Release Time):信號低于閾值后,壓縮器停止工作的恢復時間(如100ms)。
20-增益補償(Make-up Gain):補償壓縮后信號的響度損失。
限制器(Limiter)參數(shù):
21-閾值(Threshold):信號不允許超過的最大電平(如0dBFS,防止過載)。
22-比率(Ratio):通常為∞:1(超過閾值的信號全部被限制)。
23-attack/release時間:同壓縮器,更強調快速響應以避免削波。
24-擴展器(Expander)參數(shù):
25-閾值(Threshold):信號低于此電平后開始衰減(降低背景噪聲)。
26-比率(Ratio):輸入信號低于閾值時的衰減比例(如1:2,輸入低2dB,輸出低4dB)。
27-attack/release時間:控制擴展器的響應速度。
28-噪聲門(Noise Gate)參數(shù):
29-閾值(Threshold):低于此電平的信號被完全靜音(徹底消除低電平噪聲)。
30-開啟時間(Open Time):信號超過閾值后,噪聲門打開的延遲時間。
31-關閉時間(Close Time):信號低于閾值后,噪聲門關閉的延遲時間。
四、時間與空間處理參數(shù)
32-延遲(Delay)參數(shù):
33-延遲時間(Delay Time):信號延遲輸出的時長(如50ms,用于創(chuàng)造空間感或同步多聲道)。
34-反饋(Feedback):延遲信號的重復衰減比例(如30%,控制回聲次數(shù))。
35-混合比例(Mix):原始信號與延遲信號的音量占比。
36-混響(Reverb)參數(shù):
37-預延遲(Pre-delay):直達聲與混響聲的時間間隔(如20ms,模擬房間大。。
38-衰減時間(Decay Time):混響聲從峰值衰減到消失的時間(如1.5s,決定空間空曠感)。
39-早期反射(Early Reflections):聲音首次反彈的強度和時間(模擬房間邊界反射)。
40-濕/干比(Wet/Dry):混響信號與原始信號的比例。
聲道處理:
41-聲道平衡(Balance):左右聲道的音量比例。
42-聲像(Pan):信號在立體聲場中的定位(如左30%、右70%)。
五、失真與特殊效果參數(shù)
43-總諧波失真(THD):有意引入的諧波成分(如吉他失真效果)。
44-調制效果:
顫音(Tremolo):音量周期性變化的頻率和深度。
45-鑲邊(Flanger):延遲信號與原始信號的快速相位差調制。
46-移相(Phaser):信號通過多個帶通濾波器產(chǎn)生的相位偏移效果。
六、其他關鍵參數(shù)
47-采樣率(Sample Rate):DSP處理的信號采樣頻率(如44.1kHz、48kHz,影響頻率響應上限)。
48-比特深度(Bit Depth):信號量化精度(如16bit、24bit,影響動態(tài)范圍和噪聲底)。
49-相位(Phase):信號相位的反轉(如極性翻轉,用于校正多設備相位抵消)。
50-交叉頻率(Crossover Frequency):分頻器中高低頻信號的分離點(如2kHz,用于多揚聲器系統(tǒng)分頻)。
這些參數(shù)根據(jù)具體應用場景(如音樂制作、音響系統(tǒng)調試、語音處理等)組合使用,通過DSP算法實現(xiàn)對音頻信號的精準控制和優(yōu)化。 |